很多人都有經驗,想送禮物的時候不知道該買什麼;或是收到禮物的時候,心裡滴咕說,拿到這個禮物沒用,丟掉又浪費,真討厭!台灣人愛吃,而且食物有種特殊的魔力,很容易消弭人之間的距離,如果真的不知道該送什麼,美食其實是很安全的選擇。至於該如何出手,讓收禮的人真的覺得開心,可以從下列方向著手。
想好送禮的理由
首先,收禮者現在的需求(也包括心情)和喜好,絕對是選禮物最優先考慮的因素,再佐以季節和現在的流行風潮,這樣送出去的禮物常常會令人愛不釋手。
工作老是不順的朋友,可以送一碗好吃的豬腳麵線給對方去霉外加打氣,;身邊加班太勞累的朋友,送當季水果給他補充維他命,像討喜又充滿維他命C的櫻桃,就常常是送禮的第一首選,時刻記錄可當禮物的產品,隨時記錄別人推薦的好東西,除了產品名稱、產品特性之外,加上價錢和店家資訊以及適合收禮的人。另外收集名片造冊或是用手機拍照整理資訊也是常用的方法。
送禮是我們的習慣。欠了對方的人情,所以要送禮物回去;需要和對方保持關係,所以要送禮物過去。當我們前往拜會,兩手也絕對不能空空的,就算再忙,忙到最後,至少得到最近的一家超商,買一個禮盒匆匆帶過去!送禮是一種買東西給人的行為,收到東西,下次就要「回禮」,回禮之後,對方也得回禮,同一張鈔票,若花到其他地方,會不會更有意義?而且既然送禮,就一定要送到對方心坎裡,要怎麼送到心坎裡? 美國提到有一篇研究還蠻好玩的研究,即將在《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》期刊發表,科學家做了一場實驗。他們是實驗男女朋友之間,像情人節這種「特別的節日」裡,有沒有想過,到底要「送東西」,還是「帶他/她去哪裡玩」,或「帶他/她去哪家餐廳吃飯」?帶他/她去某地方玩,也算「禮物」嗎?之前,科學家其實早已發現,其實「事件」比「物件」是更棒的禮物!同一分錢若拿去花在「事件」上,會比花在「物件」上還要快樂,犒賞自己去一趟旅行,比幫自己買一輛車子還要快樂。不過,這篇研究主要意在「糾正」之前的這個研究可能產生的錯誤指導。他們研究到,雖然花在「事件」會比較快樂,但,如果這「事件」……是失敗的呢?雖然請女友去吃一間餐廳,可能比買一個香奈兒包包給她還要令她快樂(是嗎?),但,萬一失敗怎麼辦?失敗的事件,會比失敗的物件還要「不這麼不快樂?」,還是比失敗的物件「更不快樂」?
實驗結果--
證明了是後者!沒錯!如果不幸送的「事件」,是一個負面的「事件」,比方說你帶女友去一間新開的美式餐廳,結果那些牛肉隨便灑幾泡鹽就給你吃原味,女友吃得氣呼呼,難吃死了,那──一切浪漫化為泡影,一切都完蛋了。這次負面的「事件禮物」,可能會遠比你送一個差勁的、醜陋的、重覆的皮包,對方還要記得久!所以,科學家給了一個良心的建議,除非你的女友真的說:她很想去看這部電影,然後你又真的帶她去看,而且表現良好,保證她會記得非常非常的久,不然還是改送物品吧!以免一個不小心的事件,埋下未來吵架與導致分手的可能!有趣的是,為什麼「事件型」的禮物或有這樣的效果/問題?科學家說,「事件型」的禮物基本上會比「物件型」的禮物還要持久,送了以後,會留下很久的印象,這是因為,「事件」讓人比較不容易融入自己的習慣(adapt more slowly),而「物件」則比較容易。所以,這些特殊的「事件」通常會讓人記得比較久。不過,有人會說,不對啊!有一個狀況,讓「物件」禮物有機會勝過「事件」禮物──如果你送一個物品,對方帶在手上,天天都會看到,就算她已經習慣,每當有人讚美「哇這個手飾好漂亮喔,是誰送的?」妳就會想起那個「親愛的」,然後心中一陣美好,這……又要怎麼解釋呢?這就告訴我們,我們常聽到「送禮哲學」,好像都是圍繞在「對方想要什麼『東西』」,所以,最後我們的決定也都是在「東西」,我們專心去準備的也都是「東西」。但這次經由科學家的引導,我們發現,或許送禮整件事可以用一樁「事件」來看待,無論送什麼禮,或許應該先想想,要「如何送出這個禮」?送禮的感覺,或許不是送一個東西、買一個東西,咬咬牙付了錢,然後提過去、送!再見!這樣了事。送禮的「過程」,本身也是另外一個禮。妙的是,此禮送的對象有兩個,一個是給對方,一個是給自己。科學家已經告訴我們,心靈的回報,當場發生的事情回報得最多,所以,我們以後送禮應該別忘記「這是一起的體驗」,看起來是我送禮,其實我在體驗,你也在體驗。同一個事件,送給兩個人,很划算!無論是送禮,還是送事件,都要設計一段「送」的流程,讓每一次的「送」都是在代表我們這段友誼的含意。我們彼此送禮,是我們在一起體驗一段事情,讓這一段送禮的記憶留在心裡無法忘記。
如果遇到白帖
建議可以去捻香即可,若是真的有想要送禮,建議可以送蓮花寶塔,就算喪事辦在自宅也可以提早送,因為那是手工紙摺禮品,不像花籃可能會凋謝只能公祭前一天送,而重點在他就算是送殯儀館也不會很麻煩,因為他後續是焚燒贈與往生者,所以也不需要請花店收回,原因除了方便以外最重要的是喪家收到也開心,其實不管送什麼或是要不要送禮,還是要喪家滿意開心為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