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月餅

月餅


月餅,又稱胡餅、宮餅、小餅、月團、團圓餅等,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,沿傳下來,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。

月餅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。來歷一向眾說紛紜,甚至還可與遠古傳說中的后羿射日、嫦娥奔月搭上一點關係。據史料記載,早在殷、周時期,江、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 “太師餅”,此乃我國月餅的“始祖”。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,引進芝麻、胡桃,為月餅的制作增添了輔料,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,名曰“胡餅”。

唐朝時,太宗李世民為征討北方突厥,平定其屢次的侵犯,令手下大將李靖親自率部出征,轉戰邊塞,結果屢建奇功。八月十五這天凱旋歸京。為了慶祝勝利,京都長安城內外鳴炮奏樂,軍民狂歡通宵。當時有個到長安通商的吐蕃人,特地向皇上獻圓餅祝捷。太宗李世民大喜,接過裝璜華麗的餅盒,取出彩色圓餅,指著懸掛天空的明月說道:“應將胡餅邀蟾蜍(即月亮)。”隨後,將圓餅分給了文武百官。從此,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流傳了下來。

唐代,民間已有從事生產的餅師,京城長安也開始出現糕餅鋪。唐代天寶初年的一個中秋月夜,唐玄宗和楊貴妃在大明宮的蓬萊池畔賞月,“玄宗八月十五日夜,與貴妃臨太液池,憑欄望月,不盡,帝意不快。遂敕令左右:‘于池西岸別筑百尺高臺,與吾妃子來年望月。’”(《開元天寶遺事》)。大約蓬萊池畔沒有一個望月的最佳之處,皇帝不高興。這還不要緊,要緊的是一個胡人給先人高祖送來的圓餅一直叫做“胡餅”,這名字也不怎么好聽,玄宗的賞月乏味極了。楊貴妃本來就是一個很有才情的人物,情急之下,她仰望明月,智由心生,隨口說出“月餅”這個名

相傳唐朝玄宗年間的一個仲秋之夜,唐明皇李隆基在宮中賞月,身旁道士羅公遠變法術,將手杖扔向雲天化為一道長橋,邀玄宗同游月宮。兩人走過長橋,眼前忽現一座宮院,上書“廣寒清虛之府”。再看宮內仙山瓊閣引人入勝。宮中嫦娥命宮女捧上可口仙餅讓客人品嚐,並觀賞了天仙們表演的輕歌曼舞。

待回到人間,唐明皇命人照月宮所見所聞一一仿造下來。此後,人間就有了“霓裳羽衣曲”和形如圓月的“月餅”。另一說係唐明皇遊月宮時,食咗嫦娥款待嘅仙餅後,回宮命人製成。

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於唐朝出現,根據《洛中見聞》,唐僖宗曾在中秋節當日命令御膳房用紅綾將餅賞賜給新科進士。月餅,原本是祭月時供品的一種,以后成為民間互相饋贈的禮品。相傳我國古代,帝王就有春天祭日、秋天祭月的禮制。在民間,每逢八月中秋,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。“八月十五月兒圓,中秋月餅香又甜”,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。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,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,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征,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。 月餅,最初起源于唐朝軍隊祝捷食品。

北宋之時,該種餅被稱為「宮餅」,在宮廷內流行,但也流傳到民間,當時俗稱「小餅」和「月團」。後來演變成圓形,寓意團圓美好。北宋太宗年間始定農曆八月十五日為「中秋節」。

北宋文學家蘇東坡曾經提及:「小餅如嚼月,中有酥和飴」,當中的「小餅」也即是月餅。而月餅一詞最早見于南宋吳自牧《夢梁錄》中,那時的月餅是菱花形的,和菊花餅、梅花餅等同時存在,并且是“四時皆有,任便索喚,不誤主顧”。可見這時的月餅,還不只是在中秋節吃。至于月餅這個名詞的來歷,已無從考證。但是北宋著名文人蘇東坡留有“小餅如嚼月,中有酥和飴”的詩句,或許這是月餅這個名稱的來源以及月餅做法的根據。後來才演變成圓形,寓意團圓美好。

二謂北宋時中秋節以爬山登樓先睹明月為快,然后舉行拜月儀式,供品有圓餅,據《燕京歲時記·月餅》云:“至供月餅,到處皆有,大者尺余,上繪月宮蟾蜍之形,有祭畢而食者,有留至除夕而食者。這就是宋代中秋食月餅之俗。

宋代的文學家周密,在記敘南宋都城臨安見聞的《武林舊事》中首次提到“月餅”之名稱。不過文獻記載,月餅最早出現響南宋時候,之不過當時月餅同中秋節一啲關係都冇,只不過係一種蒸餅拎來賣咁。

元朝由蒙古人統治時, 人分為四個等級,最低等的是漢人,但人口還是以漢人為多,統治者為了防止漢人反抗,於是把二十戶漢人編成一組,稱為「甲」,並由蒙古人擔任每組的甲主,漢人居民就是甲主的奴隸,令漢人的生活苦不堪言,但卻不敢反抗。 直到元順帝繼位,他終日過著荒逸的生活,漢人察覺到元朝滅亡的日子不遠,於是暗地裡計劃推翻元朝。

他們在做圓餅的時候,想出在圓餅中放入紙條作傳遞消息的方法。於是,漢人做圓餅的時候在餅中夾了一張紙條,寫著『八月十五滅韃子』。收到圓餅的漢人,就開始準備收集棍棒。到了八月十五日當天,大家就拿著棍棒,衝進甲主家中,把甲主打死。

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于元代。當時,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,紛紛起義抗元。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。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,傳遞訊息十分困難。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畫,命令屬下把藏有“八月十五夜起義”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,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,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回響。到了起義的那天,各路義軍一起回響,起義軍如星火燎原。 很快,徐達就攻下元大都,起義成功了。訊息傳來,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,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,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,并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“月餅”,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。此后,“月餅”制作越來越精細,品種更多,大者如圓盤,成為饋贈的佳品。以后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。一些地方還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習俗或謂元代末年,統治者實行“三家養一元,五家一菜刀”的殘暴統治壓迫,劉伯溫組織農民起義,特制大圓餅,內中暗藏字條,約定八月十五夜起義,結果起義成功,推翻元朝,建立明朝,以后中秋食月餅之俗更為流行。

以後,大家為了紀念漢人推翻蒙古人的統治,於是在每年的八月十五日這天,都要吃月餅。據說,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就這樣流傳下來。

明代起有大量關于月餅的記載,這時的月餅已是圓形,而且只在中秋節吃,是明代起民間盛行的中秋節祭月時的主要供品。《帝京景物略》曰:“八月十五祭月,其祭果餅必圓。”“家設月光位于月所出方,向月而拜,則焚月光紙,撤所供,散之家人必遍。月餅月果,戚屬饋相報,餅有徑二尺者。明代田汝成《西湖遊覽記》提及:「八月十五謂之中秋,民間以月餅相饋,取團圓之意。」,可見月餅於當時流行於民間。清代已有詳細記述月餅製作方法的書籍。清楊光輔即寫道:「月餅飽裝桃肉餡,雪糕甜砌蔗糖霜」。

另一說法,月餅真正同中秋節拉上關係喺明代。當時北京城內出現咗一種以果做餡嘅月餅。之後人人響中秋節呢一日自己整月餅,用來自用同送畀親朋戚友,以表達團圓祝賀之意。嗰陣時月餅大小同形狀個個都好唔同,差別好大,製作名堂多兼得意,好似有專供男人食嘅月牙月餅,只限女人食嘅葫蘆月餅,重有特別為後生仔準備嘅「孫悟空」、「兔兒爺」之類嘅月餅等,名目繁多,不一而足。到咗近代,月餅有人手亦用機器幫手整,品種亦日益豐富。

到了明代,中秋吃月餅才在民間逐漸流傳。當時心靈手巧的餅師,把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作為食品藝術圖案印在月餅上,使月餅成為更受人民青睞的中秋佳節的必備食品。

明清時代,月餅已成為我國各地的中秋美食。《明宮史》中載“八月,宮中賞秋海棠、玉簪花。自初一起,即有賣月餅者……至十五日,家家供月餅瓜果……如有剩餘月餅,乃整收於乾燥風涼之處,至歲暮合家分用之,曰’團圓餅’也。”沈榜的《宛署雜記》在記述明朝萬曆年間北京風俗時說:“八月饋月餅,士庶傢俱以月餅相饋,大小不等,呼為’月餅’。吃大塊;依次為榜眼、探花,遊戲取樂。

還有另外一個傳說,在清代如果要反清的話,不宜太招搖。因此有人在台灣反清時,用一張紙包在月餅裡,告訴對方準備反清復明。

清代,中秋吃月餅已成為一種普遍的風俗,且制作技巧越來越高。且圍繞中秋拜月、賞月還產生了許多地方民俗,如江南的“卜狀元”:把月餅切成大中小三塊,疊在一起,最大的放在下面,為“狀元”;中等的放在中間,為“榜眼”;最小的在上面,為“探花”。而后全家人擲骰子,誰的數碼最多,即為狀元。

月餅最初是在家庭製作的,清袁枚在《隋園食單》中就記載有月餅的做法。到了近代,有了專門製作月餅的作坊,月餅的製作越越來越精細,餡料考究,外型美觀,在月餅的外面還印有各種精美的圖案,如 “銀河夜月”、“三潭印月”等。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,以餅之圓兆人之常生,用月餅寄託思念故鄉,思念親人之情,祈盼豐收、幸福,都成為天下人們的心願,月餅還被用來當做禮品送親贈友,聯絡感情。

清代,月餅的製作工藝有了較大提高,品種也不斷增加,供月月餅到處皆有。清代詩人袁景瀾有一首頗長的《詠月餅詩》,其中有“入廚光奪霜,蒸釜氣流液。揉搓細麵塵,點綴胭脂跡。戚里相饋遺,節物無容忽… …兒女坐團圓,杯盤散狼藉”等句,從月餅的製作、親友間互贈月餅到設家宴及賞月,敘述無遺。

相傳17世紀鄭成功收復臺灣時,屯兵廈門,時值中秋,遂推廣博餅活動,眾樂樂,解士兵思鄉之情!而后將荷蘭海盜趕出臺灣!

有祭畢而食者傳統的中秋節為團圓節,所以有“但願人長久,千里共嬋娟”等詞句,也就是到了中秋節,大家更盼望團圓。如果家中有人在海外或外地能來家團聚,就增加思念之情,這是中國以家庭為社會組成單位所具有的特點,而中秋節也就是這一特點的集中表現。

發佈留言